第683章(2 / 2)

夫妻并肩挨坐在美人倚上低低私语,不远的玉簪花丛里偶尔传出几声虫鸣,夜晚显得那么安静而祥和。

**********

过了太夫人的生辰,余杭那边的信来了。

有了罗振兴的那番话,罗家应允了婚事也就显得不那么让人吃惊了。

太夫人喜笑颜开,催着十一娘:「那就早些把日子定下来。诫哥儿也好安安心心的读书,你也有个人做伴的。」又叮嘱杜妈妈,「英娘如今还住在我们家里,你们可千万别漏了口气。臊了孩了不说,要是有什么闲言闲语传出去,我可是决不轻饶的。」

「您放心!」杜妈妈见太夫人心情好,捏了嘴巴做着怪样儿逗太夫人开心,「我保证一个音也不漏。」

屋里并没有别人,太夫人和十一娘都笑了起来。

「大哥的意思,他想请几天假,一来是回去看看,二来把英娘送回去。等他从余杭回来,再正式议亲。」十一娘笑道,「我想着两个孩子都不大,特别是英娘,还没有及笄,我四嫂肯定舍不得。大哥回来再议亲也不冲。您看怎样?」

「你们做主就行了!」太夫人笑道,「我准备好红包只等着喝孙媳妇茶就行了!」

十一娘就说起这次来的主要目的:「大哥这次回余杭,主要是为了沿途游历一番。侯爷觉得机会难得,想让谨哥儿也跟着去见识见识。可我觉得谨哥儿还小,一去大半年的,有些担心。侯爷却说,谨哥儿连西北都去过了,江南是富庶之地,太平盛世的,还怕遇到什么事不成?他今年都十岁了,如果能大江南北的走走,开了眼界不说,这心胸也会跟着开阔起来,行事也就大方沉稳了。我听侯爷说的也有道理,一时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好了,就来和娘商量……」

太夫人听着沉默下来。

十一娘和徐令宜担心的就是太夫人的阻挠。

她悄悄朝着杜妈妈使了个眼色。

杜妈妈会意,笑道:「哎呀,我们六少爷可真是个有福气的。前几天刚跟着侯爷去了趟西北,又要跟舅老爷去江南了。我活了快五十几岁了,最远也不过是跟着太夫人去了趟老家。可见我们六少爷以后就是个有出息的……」

太夫人微阖着眼睛端坐在那里不停地捻着沉香木的佛珠,如老僧入定。

十一娘不由急起来。

杜妈妈就朝着西北边指了指。

十一娘想子想,这才会意过来 杜妈妈这是让自己找二夫人出面说项。

只是不知道二夫人愿不愿意趟这趟浑水。

可要是今天不把话说完了,以后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机会。

十一娘立刻招琥珀进来到附耳交待了两句。

不过半柱香的功夫,二夫人就到了。

「四弟妹在啊!」她淡淡地笑着和十一娘打了个招呼,太夫人睁开了眼睛:「你怎么来了?」

「想到您这里来借点东西。」二夫人笑道,「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在商量?要不,我等会再来吧?」说着,就要告辞。

「没什么事!」太夫人忙留二夫人,「在说谨哥儿的事,已经说完了。」

杜妈妈已经说了很多话了,再不敢多说,这话题却不能断了,十一娘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。

「这样说来,是跟着罗舅爷,身带还有英娘照顾了?」二夫人沉吟道,「舅老爷虽然是有名的少年老成,行事沉稳,英娘也温柔大方、细心体贴知道照顾人,可毕竟一个是老爷,没有妇人细心,一个是年幼,没有个主见。我看,这身边得带几个得力的妈妈才行!」

她人刚开始说的时候,神色间露赞同之意,听着听着,眉头蹙了起了。显然对二夫人的话也很不满意。

二夫人却如没有发现似的,继续对十一娘道:「我看你身边,管事家的不错,宋妈妈也行,不过,要是让她们跟谨哥儿去了余杭,只怕你身边没个得力的了。好在现在有谆哥儿媳妇,她身边那个袁宝柱家的也不错。家里的事倒可以帮着四弟妹分担分担……」

她的行事做派和平常完全一样,一点也看不出来是被请来的。不停地提着要求,而且要求越来越苛刻,待她说到「护卫八十,官船两艘,用永平侯的拜帖」时,太夫人的神色慢慢开始缓和,待到太夫人开口说出,「这也不行,全是些内宅的妇人,怎么也要派几个回事处的管事」这样的话时,十一娘长长地松了口气。